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抑郁症情绪面孔加工的大脑功能网络研究

    研究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不同的情绪认知任务下大脑功能网络是否存在差异.采用了相位同步的方法以衡量不同脑区间的连接强度,运用网络参数全局和局部效率来刻画大脑的小世界拓扑结构.选取16个抑郁症患者和14个正常被试进行正负情绪面孔搜索的认知任务,同时记录头皮脑电.选择低gamma(30~50Hz)和高gamma(50~80Hz)两个频段的数据建立相位同步矩阵.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组的全局相位同步值高于正......

    作者:高云;曹丹;李颖洁 刊期: 2014- 05

  • 一种人体气道树快速自动提取算法的医学评价和应用

    为了将提出的气道自动提取算法应用到实际临床,首先由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将算法分割结果与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然后,分别考察了重建滤波器和层间距(或重叠率)对分割结果的影响.后,作为例子将提取算法应用到三大类气道疾病:气道形态改变、气道扩张性病变和狭窄性病变.结果表明,算法可精确提取第4级支气管和大多数第5级支气管,高可达12级支气管,支气管分支数量达170余个.高对比的重建滤波器和小的层间距(或高重叠率......

    作者:齐守良;李争华;岳勇;徐明杰;HAN JW van Triest;康雁 刊期: 2014- 05

  •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儿科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研究

    研究呼吸机撤机时机,提高撤机成功率.收集本院PICU在过去两年中发生机械通气撤机的病例1061例,在完成数据标准化后,分为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各样本集中撤机成功的定义为正常样本,反之为异常样本.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撤机时样本临床相关参数聚类分析,将所有的病例进行分类,以确定撤机失败病例所属的类别.训练集的样本总数为785,从聚类结果来看,第1类撤机失败病例数为O,第5类撤机失败病例比率为......

    作者:俞刚;郑焜;叶盛 刊期: 2014- 05

  • 轻型化外骨骼手功能训练器结构设计及实现

    为帮助由脑卒中引起的手功能障碍患者更好的完成手部的康复,设计一种能在日常生活辅助使用的轻型化穿戴式外骨骼式手功能训练器.通过对拇指运动仿生机构和四指运动仿生机构的设计,得到了适用于患者穿戴的手指仿生结构.在SolidWorksmotion仿真软件中对训练器的抓握运动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其运动符合正常人手抓握运动规律.在实验样机上进行穿戴实验和关节活动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轻型化外骨骼手功能......

    作者:易金花;李继才;胡鑫;喻洪流 刊期: 2014- 05

  • 纳秒脉冲肿瘤消融的研究进展

    目前,癌症仍然是全世界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患者人数不断上升.探索新型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癌症的十个主要生物学特征,介绍了纳秒脉冲靶向癌症生物学特征的肿瘤消融的独特优点:包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破坏肿瘤微环境等,并重点综述了纳秒脉冲肿瘤消融在皮肤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肝细胞癌以及其他肿瘤中的研究应用.后对纳秒脉冲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任志刚;陈新华;周琳;郑树森 刊期: 2014- 05

  • 仿生嗅觉与味觉传感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动物的化学感受系统具有惊人的能力,能够在极低的浓度下识别数千种分子结构各异的化学物质,其灵敏性、选择性和响应速度都远高于当前的人工识别系统.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利用完善的天然分子识别机制,开发出一种与传统嗅觉/味觉传感器相比更具仿生意义的新型化学探测系统,即仿生嗅觉/味觉传感器.仿生嗅觉/味觉传感器通常将动物嗅觉味觉的受体、细胞和组织作为敏感材料,然后使用多种人工检测方法,如光学、电化学和声波检测......

    作者:秦臻;董琪;胡靓;HUANGLi-Quan;HSIAJimmy;王平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