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探讨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静电纺丝仪,将RGD-重组蛛丝蛋白(pNSR16)、聚己内酯(PCL)、明胶(Gt)、壳聚糖(CS)共混形成的纺丝液进行电纺,制得(pNSR16/PCL/CS)/(pNSR16/PCL/Gt)支架,并将其植入SD大鼠腿部肌肉中,通过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等方法,评价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

    作者:赵亮;陈红丽;王勉;解丽芹;徐艳丽;何孟;冯志伟;李敏 刊期: 2016- 01

  • 失匹配负波半自动加工性质的研究

    失匹配负波(MMN)是否受注意力的调控,一直是MMN研究领域的争论问题.目前鲜有实验范式能够很好地控制受试者注意力在注意通路与非注意通路之间的分配,并缺乏一个量化尺度来反映受试者注意力资源分配的变化.扩散模型是一种认知过程模型,主要通过研究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等行为数据来揭示其潜在的神经加工机理.因此,建立一种新的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范式,以更好地描述受试者注意力的分配;然后结合扩散模型......

    作者:刘蓉;林少非;王永轩;孙玉彤 刊期: 2016- 01

  • 基于随机投影的快速稀疏表示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为有效解决体域网人体行为动作远程识别系统低功耗和快速准确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快速稀疏表示人体行为动作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压缩感知随机投影方式压缩数据,获取待测试样本邻近类中较少近邻训练样本,构建测试样本稀疏表示时的训练样本集,以期达到优线性重构测试样本;在降低传感器装置功耗和稀疏表示识别算法计算复杂度基础上,捕捉人体行为动作本质特征信息,提高多类别动作识别率.采用国际公开可穿戴传感......

    作者:吴建宁;徐海东;王佳境;凌雲 刊期: 2016- 01

  • 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融合技术的心血管功能评估中的误差分析

    识别影响患者个体化心血管功能评估(基于临床数据与循环系统模型的融合技术)精度的关键因子,并量化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为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参数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子集选择方法,识别与血流动力学计算和主要模型参数(与心血管功能的评估目标对应)评估相关的次主要模型参数.利用虚拟临床数据开展数值实验,分析临床数据测量误差(误差区间5%)和次主要参数变动(变动率30%)对主要模型参数评估结果的......

    作者:李逸;殷兆芳;梁夫友 刊期: 2016- 01

  • 髋臼骨折内固定的置钉安全研究

    探讨髋臼骨折内固定危险区域安全置钉的方法,降低螺钉穿入髋关节的风险.取得173例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由此建立清晰完整的三维数字化骨盆模型,对其进行由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方向的曲线拟合,并在髋臼区域等分此曲线,获得垂直曲线的5个截面.以过进钉点并垂直于骨表面的截面曲线法向西作为参考平面,测量不同截面的进钉角度范围(α~γ)及对应的进钉深度d1、d2、d0;比较男性、女性之间存在的差异,综......

    作者:姜雨辰;王冬梅;毕春;纪晓希;汪方;王秋根 刊期: 2016- 01

  • 闭环式电刺激抑制痫样棘波发放的机制研究

    脑深部刺激(DBS)在临床癫痫病的治疗中备受关注,可能替代癫痫病灶的切除手术.但是,癫痫的发作机制多种多样,需要针对性地设计DBS的刺激模式和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γ-氨基丁酸受体的拮抗剂印防己毒素在麻醉大鼠海马CA1区诱导的痫样发放,采用短促的高频刺激(HFS)脉冲串;并利用闭环式的刺激模式,在各个爆发式发放期间,将脉冲串施加于CA1区的传入轴突束Schaffer侧支.9只大鼠的实验结果......

    作者:曹嘉悦;封洲燕;郭哲杉;胡振华;胡娜 刊期: 2016- 01

  • 基于自回归模型和相位斜率指数的动态脑连接分析

    随着脑网络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不同脑区域之间的功能性和效应性连接.在常见的脑活动无创检测方法中,脑电图(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适于进行效应性连接分析.提出一种估计不同通道的EEG信号间的效应性连接的方法,即自回归相位斜率指数(AR-PSI).该方法结合多元自回归(MVAR)模型对短时数据进行谱估计频率分辨率高的特点和相位斜率指数(PSI)对源信号混叠不敏感的特点.与传统的格兰杰因果模......

    作者:黄亮;吴超华;高小榕 刊期: 2016- 01

  • 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血管内光声图像重建

    将目前在光声断层(PAT)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应用到血管内光声(IVPA)成像中,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二维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对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进行滤波、逆卷积和时域一阶求导的预处理;然后,针对IVPA在血管腔内封闭成像的特殊性,采用权重法将预处理后的光声信号数据对导管以外的成像区域沿弧线进行反投影,得到成像平面内每个网格点处的初始光声压.后,得到反映血管壁组织结构形态......

    作者:韩朵朵;孙正;苑园 刊期: 2016- 01

  • 面部碰撞对行人创伤性脑损伤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为预测和评判行人面部碰撞对创伤性脑损伤机理及生物力学响应,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MRI)医学成像技术,建立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50百分位头颈部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中颅骨与脑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切向滑动边界条件,摩擦系数定义为0.2,模拟鼻骨斜碰撞、鼻外侧软骨正面碰撞、牙齿正面碰撞、下颌骨碰撞和颧骨外侧斜碰撞等5种典型面部碰撞交通事故场景,探讨应力波在颅骨和脑内传播路径,得到颅......

    作者:羊玢;曹立波;李鹏;胡敏;肖峰;袁云康;梅永存;Lee Heow Pueh 刊期: 2016- 01

  • 基于脑肌电融合的混合脑机接口研究

    动作模式识别是脑机接口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脑机接口动作识别模式单一、识别率低等问题,基于混合脑机接口思想,提出一种脑电和肌电特征融合策略,可实现单侧肢体不同动作模式的有效分类,进而可用于脑机接口技术.同步采集9名健康受试者单侧手腕屈/伸两种动作模式下的脑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分别提取脑电信号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特征和表面肌电信号的积分肌电值特征,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脑肌电融合及......

    作者:谢平;陈迎亚;郝艳彪;陈晓玲;杜义浩;吴晓光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