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于决策树的血瘀证诊断规则自动归纳方法
决策树是一种从数据中归纳规则的方法.利用决策树从290例血瘀证病例中自动地提取相应的诊断规则,得到决策树分类模型并归纳出5条血瘀证的诊断规则,对194例血瘀证病例测试结果为:阳性检测正确率、阴性检测正确率和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97.67%、99.07%和98.45%.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能自动从中医病例中归纳诊断规则.......
作者:瞿海斌;毛利锋;王阶 刊期: 2005- 06
-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高帧率超声成像系统
基于有限衍射波束的高帧率超声成像系统能实现快速成像,但由于仅通过一次发射事件成像,信噪比较低,本研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它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中所使用的线性调频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在接收端则利用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比等于信号的时间带宽积的特征,将接收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显著提高成像系统的信噪比,改善重构图像的质量,增加成像深度,而且不损失分辨率.......
作者:韩雪梅;彭虎;杜宏伟;冯焕清 刊期: 2005- 06
-
基于DCT系数的二级矢量量化压缩ECG数据的方法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信号压缩方法,该方法对心电数据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并对DCT变换的结果进行二级矢量量化.该方法不但继承了矢量量化高压缩比的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矢量量化所需的码书长度进而也降低了码字搜索的运算复杂度.实验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心电信号压缩方法.......
作者:成巍;方滨;沈毅 刊期: 2005- 06
-
一种基于EEG特征提取的癫痫棘波综合检测判决方法
癫痫特征的自动检测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综合小波变换、非线性能量算子、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出了一种癫痫棘波检测系统,充分发挥各技术的优点,在对真实脑电数据的处理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作者:郑效来;邱天爽;赵庚申;鲍海平 刊期: 2005- 06
-
医用传感器的发展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医用传感器技术也在近些年取得了巨大进展,逐渐向智能化、微型化、多参数、可遥控和无创检测等方向发展.现就医用传感器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加以综述.......
作者:王明时;高伟;李宁;孙伟 刊期: 2005- 06
-
冠状动脉支架研究
治疗心血管狭窄的冠状动脉支架自出现以来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回顾支架研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支架材料选择、支架结构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以及支架的加工与测试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理想的支架具有的特性.对实现支架关键技术特性所涉及的显著影响再狭窄的支架杆厚度和支架侧窗设计、管状切割支架制作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以及预防再狭窄功能化支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体外试验难以准确反映体内环境,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为支架设计验......
作者:顾兴中;易红;倪中华 刊期: 2005- 06
-
纳米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纳米科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纳米生物医学.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与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交叉与渗透,纳米生物医学正在迅速形成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将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提供全新的技术和视点.文中主要对纳米结构材料及相关纳米技术在组织引导再生与修复、药物的靶向输送和控制释放、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学效应和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
作者:许海燕 刊期: 2005- 06
-
并行磁共振成像的回顾、现状与发展前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影像学检查重要的手段之一,但缩短采集时间仍然是磁共振成像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近10年,成像速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多通道线圈采集技术的出现和并行成像算法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并行成像的发展历程,并对现有重建算法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比较与分析.......
作者:陈武凡 刊期: 2005- 06
-
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分析与展望
DSA血管三维重建技术作为有力的辅助手段能够弥补DSA设备在成像上的不足,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真实感的血管三维空间信息,便于医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病灶进行观察和分析.该技术在心血管的辅助诊断、手术仿真、引导治疗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从DSA造影设备的成像原理出发,详细分析了基于两幅单平面造影图像的血管三维重建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包括DSA系统设备的标定、血管骨架的分割、特征点的识别和匹......
作者:杨健;王涌天;唐宋元;周寿军;刘越 刊期: 2005- 06
-
基于声速微扰的松质骨超声参数分析和计算
在生物组织非均匀连续介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声速微扰法,通过分别改变入射频率、松质骨孔隙度及骨小梁特征尺寸等三个参数,对松质骨中的超声背向散射系数和由于散射而引起的衰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散射而引起的衰减占松质骨中总的超声衰减的26%左右;当松质骨孔隙度在0.61附近时,衰减和背向散射系数均达到大值.......
作者:他得安;王威琪;汪源源;余建国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抑制腕部病理性震颤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 2 基于无网格的软组织切割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基于openEHR的原型关系映射方法
- 4 多目标优化方法检测随机受迫系统的混沌现象以及在心率变异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 5 一种基于光学定位的超声探头标定方法
- 6 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7 新型可降解聚合物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 8 具有大形变特征的颅脑CT图像的非刚性配准
- 9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PEG-PLA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 10 大鼠气管的周向残余应变及其非均匀分布
- 11 脑内电流偶极子动态参数的反演研究
- 12 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在心力衰竭中的仿真研究
- 13 耳蜗长度的无创伤性测量及其横断面的提取
- 14 应用共词分析法揭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主题
- 15 交点计数法在图象分析系统中的实现
- 16 波形特征的高斯混合模型锋电位分类算法
- 17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序列的心脏三维运动模型
- 18 基于局部图动态匹配的植物细胞追踪算法研究
- 19 组织工程软骨培养的细胞自动机算法模型与优化
- 20 基于综合处理方法的乳腺X影像中微钙化点检测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