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使用抗体-生物纳米磁珠复合体的免疫凝集检测法

    使用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的生物纳米磁珠,在磁珠表面联上特定的抗体,以玻片免疫凝集检测法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结果表明使用5μg的CEA抗体-磁珠复合体,可以检测出100pg/ml浓度的CEA,在操作性、经济性上优于免疫荧光检测法.......

    作者:解宇 刊期: 2005- 06

  • 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表面的PEG修饰及蛋白质吸附研究

    碳纳米管是一种纳米尺度的新型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已经引起科学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与蛋白质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是碳纳米管应用于生物系统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和酶联免疫法作为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血浆中重要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行为;同时,采用聚乙二醇(PEG)分子对单壁碳纳米管......

    作者:郭小天;孟洁;孔桦;宋礼;王超英;何朝辉;许海燕;解思深 刊期: 2005- 06

  • 三种角膜内皮细胞载体膜片的性质研究

    以壳聚糖分别与硫酸软骨素、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按一定比例制备出共混膜,研究了膜片的透光性、吸水率、渗透性、力学性质、表面结构、红外图谱等物理性质.以共混膜为载体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从而筛选出了透明度高,亲水性好,机械性能优异,适合内皮细胞贴附生长的壳聚糖-硫酸软骨素共混膜片,并对其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壳聚糖-硫酸软骨素共混膜片的通透性,在膜片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醋......

    作者:陈列欢;刘万顺;韩宝芹;位晓娟;杨朝忠 刊期: 2005- 06

  • 微分进化算法在头部电阻抗成像中的应用

    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它向未知目标注入(安全)电流,通过测得目标边界的电位来估计它内部的阻抗分布情况.电阻抗成像是一个严重病态的非线性逆问题.本研究应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电阻抗成像,并将其用于二维真实头模型的阻抗重建中.仿真结果显示,作为一种简单、鲁棒的算法,微分进化算法在EIT成像中具有优越的性能.......

    作者:李颖;徐桂芝;饶利芸;何任杰;颜威利 刊期: 2005- 06

  • 心室颤动时心电图双频谱能量与电除颤结果的相关研究

    目的为探讨心室颤动时正交心电图(ECG)相位耦联程度与心室电除颤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10只成龄犬中按矢状方向(Y轴)、横向(X轴)和纵向(Z轴)连接电极建立正交ECG并按置经静脉双导管心脏电除颤系统;诱发室颤持续10s,按选定的除颤成功率为50%的电量进行电除颤(DF);使用数字化ECG双频谱能量估价相位耦联程度.结果在206个心室电除颤成功的试验(DF1)和221个电除颤失败的试验(DF2)......

    作者:王珂;邓小燕;刘岩;郭然 刊期: 2005- 06

  • 心音信号的分析及其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

    心音的改变和心脏杂音的出现,往往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早体征.本研究讨论了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心音信号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取心音的特征值,区分不同的心音.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的心音,有助于器质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周静;杨永明;何为 刊期: 2005- 06

  • 脑电高阶Lyapunov指数的估计及其仿真计算

    本研究从一维时间序列中估算了相应混沌系统的前3阶大Lyapunov指数λ1、λ2和λ3,以两个高维混沌模型:4×3Lorenz方程高维混沌系统和HyperR(o)ssler超混沌系统作为仿真系统,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应用λ1、λ2和λ3对脑电的高维混沌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脑电中分别重构了对应的时间延迟吸引子,计算了癫痫脑电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电的λ1、λ2和λ3,应用Y-K公式给出的......

    作者:任志军;田心 刊期: 2005- 06

  • 基于EIT技术颅内电阻抗特性分析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本研究基于EIT技术对二维四层同心圆头模型和基于MRI图片构造的脑电二维真实头模型的电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头部组织电导率参数变化对求解区域场内及头皮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为实现颅内EIT逆问题求解和阻抗成像及脑内电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桂芝;王明时;杨庆新;李颖;颜威利 刊期: 2005- 06

  • 起搏心电图分析

    由于起搏心电图的复杂性,使得HOLTER系统难以对其进行分析,为此提出新的起搏HOLTER分析系统硬件方案与软件算法、并加以实现.后进行了临床测试.实践证明本研究在起搏脉冲检测、QRS波检出、起搏脉冲与QRS波的配对和起搏心电图的判定方面做了一定的创新.......

    作者:董建园;张敏琪;康兴国 刊期: 2005- 06

  • 微循环血液流速测量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微循环的特征,把微循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引入了傅立叶变换(FFT)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微循环血液平均流速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引入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尝试.结果显示,分类后测量方法变得简单,实时性和准确性都有改进,从FFT变换的试验中得到很多有益的结果.......

    作者:沈兵;刁越;曾衍钧;胡金麟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