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于3D打印的Ⅰ型胶原涂覆β-TCP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
根据骨缺损形态构建个性化的组织工程支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有巨大需求.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的Ⅰ型胶原涂覆的β-磷酸三钙(β-TCP)骨支架.通过比较0/90°、0/60°、0/45°的填充角度,0.10、0.25、0.50mg/mL涂覆胶原的浓度对β-TCP支架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定优填充角度为0/90°及佳涂覆胶原的浓度为0.50mg/mL的β-TCP/胶原支架.所得支架能准确地......
作者:孙开瑜;徐铭恩;周永勇 刊期: 2018- 03
-
脑脊液分流流量传感器研发
不同于层析扫描及计算机成像技术,首创基于热传导的用于脑积水患者的脑脊液流量检测技术,国际合作研发脑脊液分流流量传感器.传感器非侵入人体改变脑脊液温度,使脑脊液流速得以通过分流管沿线皮肤的温度变化表征出来.传感器连续采集该温度变化,建立包含时间、空间、温度参数的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和互相关函数模型,计算出脑脊液流量.传感器硬件设计采用PID调节和分段优化控制热激发,用PWM波稳定TEC温度,用NTC采集......
作者:李同彬;方志敏;宋建华;康新 刊期: 2018- 03
-
冠脉支架虚拟置入技术的研究现状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规手段.如何在术前对手术方案进行预测和评估进而对其优化和改进,仍是临床关注的问题.借助于计算机平台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冠脉支架进行虚拟置入研究,把现实存在的问题转化为可以在有限元中模拟的数学问题,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模拟,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冠脉支架术数值模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介绍冠脉支架虚拟置入的研究进展;从球囊模型、血管壁模型与分叉模型......
作者:潘连强;蔺嫦燕 刊期: 2018- 03
-
纳米磁颗粒电磁探测及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近10年来,磁纳米颗粒已由初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发展成为集疾病诊断、靶向药物输送及磁热疗等一体化诊断平台的功能性材料.磁纳米颗粒成像(MPI)是一种通过检测注射到血管中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来构建三维图像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除血管造影和干细胞跟踪,磁纳米颗粒成像在生物医学上有一系列令人激动的潜在的应用,例如实时透视、诊断和分期癌症、体内炎症成像、温度显示和功能性分子成像等.该技术试图在现有的造影剂......
作者:朱健健;杨文晖;魏树峰;王铮;吕行 刊期: 2018- 03
-
纤维基组织工程支架结构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有效引导细胞的生长对于组织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目前研究表明细胞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受到材料表面结构的影响,这为设计细胞诱导生长的新型支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基支架可以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纤维网络结构,对于细胞的生长和组织修复有促进作用,因此成为组织工程支架设计的研究热点.从纤维直径、空间排列、孔径等方面综述支架结构对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利用静电纺和静电纺......
作者:李奇薇;李超婧;王富军;丁雯;胡思寒;王璐 刊期: 2018- 03
-
基于电子病历的患者相似性分析综述
预测患者未来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医疗大数据的积累为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来获得预测模型,或建立预测方法提供新的基础.患者相似性分析基于普适的患者间距离评估,从大量临床实践数据中获取疾病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使用通用的计算机辅助临床决策支持框架、达到个性化诊疗提供了可能.目前该技术已在癌症、内分泌疾病、心脏疾病等大量领域得到初步的验证,并成为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向临床转化重要的一个方向.首......
作者:贾峥;宗瑞杰;段会龙;李昊旻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基于CFD的左心室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与趋势
- 2 医用针状电极电流场边界元计算方法及纯水实验研究
- 3 基于样本熵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癫痫发作预测初步研究
- 4 高频率微波信号对微波消融效果影响的仿真研究
- 5 利福平-异烟肼-控释型载药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 6 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 7 旋转式微型角膜上皮刀的关键设计及测试
- 8 电容射频热疗中引入内电极对深部热场分布影响的仿真研究
- 9 基于模型的人工心脏流体场中运动矢量估值
- 10 以水为溶剂的电纺丝明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1 亲水性聚羟烷谷氨酰胺交联膜的制备和体外酶解
- 12 二维静态及稳态冲刷24h后内皮细胞表面切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 13 基于挥鞭样损伤研究的颈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14 基于Retinex理论的眼底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 15 透析/吸附联合人工肾传质特性的研究
- 16 基于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算法
- 17 采用低频旋转磁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行性研究
- 18 聚原酸酯抗癌药物毫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 19 基于多模态典型相关特征表达的阿尔兹海默病诊断
- 20 运用电容传感器阵列进行心脏运动非接触检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