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场景情境与面孔表情图片诱发ERP的早中期成分差异性研究

    有关情绪的大脑皮层加工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为探讨皮层对场景情境与面孔表情诱发情绪的不同加工机制,采用常见的图片视觉刺激诱发方式,组织了16名青年学生(7男9女,平均年龄27±3)参与情绪诱发实验;记录了被试观看场景情境和面孔表情两类图片(各分积极、消极和中性3种)、进行情绪体验与判别时的脑电信号;对比了不同情绪图片刺激下枕叶事件相关电位(ERP)早中期成分的幅值以及各个脑区的激活情......

    作者:王欣;靳静娜;李松;刘志朋;殷涛 刊期: 2015- 03

  • 骨软骨栓液相线跟踪法处理方案研究

    关节软骨的长期保存是临床上软骨移植得以广泛开展的技术保证.液相线跟踪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玻璃化保存方法,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关节软骨低温保存技术.本研究从数值分析的角度指出了应用现有液相线跟踪法方案处理骨软骨栓存在的不足,并以避免软骨细胞在处理过程中遭受冰晶损伤为目标,提出了软骨直径6mm、厚1mm的骨软骨栓的液相线跟踪法处理方案,方案共13步,包括降温提高浓度、升温降低浓度两个过程,共计耗时1012mi......

    作者:虞效益;张绍志;陈光明 刊期: 2015- 03

  • 基于信息流增益算法的脑运动功能康复效果评价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构建主动意愿驱动的脑-机交互式康复训练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中风后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发现,随着训练的累积,患者的在线准确率逐步提高,然而这并不能直接反映患者自身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借助于在线记录的脑电图(EEG)数据,通过离线分析,寻找中风患者经康复训练后大脑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客观评价参数.为此,使用经典想象运动(MI)作为训练范式.在线分类方法采用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共空间模式(CS......

    作者:闫铮;俞谢益;吴畏 刊期: 2015- 03

  • 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纤维束应变的测量研究

    通过国人内侧髌股韧带形态学的观察并测定纤维束应变,为临床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提供生物力学参考.观察10例新鲜冰冻膝关节标本内侧髌股韧带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紧张-松弛模式,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分别测量在髌骨外推实验下屈膝0°、30°、60°、90°和120°等5个角度时纤维束应变.结果表明,内侧髌股韧带在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呈交替紧张-松弛.在髌骨外推实验条件下,同一纤维束在不同角度之间应变平均值差异具有统......

    作者:刘敏;周晓赛;张雷;杨国敬;蔡春元;王伟良;林瑞新 刊期: 2015- 03

  • 基于自适应混合肝脏模型的建立

    基于黏弹性力学模型,建立一种自适应无网格迦辽金与广义表面网格混合模型.手术区采用自适应无网格迦辽金法,非手术区采用广义表面网格法,在手术区域和非手术区域之间建立过渡区域,过渡结点满足力和位移的平衡,以实现两个区域的无缝耦合.基于此模型,对人体肝脏进行形变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与无网格迦辽金模型形变状况相同的前提下,单步执行时间由17.4ms降低到12.9ms,帧频由57.47帧/s提高到77......

    作者:陈卫东;赵国志;朱奇光 刊期: 2015- 03

  • 基于二尖瓣时变电阻模型的左心血液循环系统建模与仿真

    改善传统血液循环系统数值仿真研究中关于二尖瓣流量的模拟仿真,充分考虑二尖瓣反流的客观存在性,并对二尖瓣动力学特性及二尖瓣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影响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血液动力学和电学网络的等效关系,提出基于时变电阻的二尖瓣电路模型,同时考虑血液在左心室的惯性及二尖瓣闭合的滞后性,建立改进型的左心血液循环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根据电学分析原理,求得该等效电路的状态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应用Matlab对数学模......

    作者:温太阳;王芳群;王颢;贺照明 刊期: 2015- 03

  • 人体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人体通信是一种利用人体作为信号传输途径的新型非射频无线通信技术,被设计用于进行医疗传感器网络间的通信.在2012年批准的无线体域网标准IEEE802.15.6中,人体通信与窄带通信、超宽带通信一同被规定为搭建无线体域网的三种方法.人体通信依据耦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电容耦合和电流耦合.文中首先对这两种类型的人体通信原理进行了介绍;之后详细说明了人体通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并通过与其他......

    作者:汪啸尘;张广浩;霍小林 刊期: 2015- 03

  •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是严重且高发的医学事件.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特别是壁面剪切应力(WSS),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和不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近的基础和临床在体研究表明,WSS也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有关.从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机制出发,分析冠脉支架后的力学环境对再狭窄的作用机制,详细阐述近年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何玉娜;蔺嫦燕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