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模拟足拇展肌与拇收肌移位吻接术生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研究了正常拇展肌、拇收肌拉伸力学性质和模拟拇外翻拇展肌,拇收肌移位吻接术后拇展肌和拇收肌的力学性质.取10个足标本,解剖后暴露拇展肌与拇收肌,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底座上,由钢丝绳吊钩沿拇收肌、拇展肌纵行方向钩住、钢丝绳上端固定于试验机上夹头上,驱动机器,对标本施加拉应力,直至拇收肌或拇展肌断裂,得出拉伸大载荷、应力、应变等数据.对断裂后的拇收肌和拇展肌模拟临床手术进行移位吻接,10个拇展肌标......
作者:王玉发;韩雪梅;马洪顺;褚怀德 刊期: 2006- 02
-
视觉前脉冲抑制在中长期诱发电位上的特性表现
本研究采用成对的闪光刺激(条件-测试刺激)信号探讨了视觉的前刺激对后刺激中长期诱发电位影响的问题.视觉前刺激对后刺激诱发电位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则随着刺激间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Interval,ISI)缩短而逐渐增强,当ISI<250ms时,前刺激完全抑制了后刺激独立诱发电位的产生.当ISI≥250ms时,后刺激独立诱发电位逐渐出现,并随ISI的增大其幅值逐渐加大,当ISI=10......
作者:刘忠国;王力群;刘常春;刘伯强;刘海婴;王明时 刊期: 2006- 02
-
瞳孔缘后移的流体力学机制
目的:根据房水流场中各部位流速不等所致流体压力差,探索瞳孔缘后移和晶体前移的流体力学机制.方法:运用流体力学公式和前房UBM测量结果,计算虹膜瞳孔缘部位前后房房水流速,分析该部位房水流体静压力差.结果:①虹膜小环部位前房截面积为30.71mm2~35.87mm2,后房截面积为4.04mm2~6.05mm2;②该部位前房房水流速为0.08×10-3mm/min~0.07×10-3mm/min,后房房......
作者:王维亿 刊期: 2006- 02
-
脑机接口中一种改进的模式识别方法
为提高脑机接口中脑电识别率,分析了特征提取方面时频特征组合法的缺点,探讨了一种改进的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样本类平均距离为判据,采用滑动窗优化技术,获取时域均值的佳时间段和频域功率谱均值的佳频率段.用经过优化的时域均值和功率谱均值组合作为特征,形成特征向量.基于该特征向量,用神经网络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以识别正确率为指标,将改进方法与原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提高脑电识别率,具有应用......
作者:杨帮华;颜国正;张永怀;付西光 刊期: 2006- 02
-
人兴奋状态的脑波模型及脑内敏感区定位
研究目的是确定人兴奋时的脑波特征及兴奋发生源在脑区的解剖位置,通过饮用定量的咖啡使人摄入咖啡因形成兴奋,同时用128导联数字脑电系统采集脑电EEG(electroencephalo-graph)信号,与饮用咖啡之前的安静状态的EEG信号进行功率谱比对.发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出人在兴奋时的脑波特征是10Hz以下的低频成分受到明显抑制,同时高频成分明显增加,特别是产生一个38Hz的波峰,高度在......
作者:路会生;汪曣;郁洪强;王明时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聚乙交酯丙交酯牙周片的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研究
- 2 脑纹识别研究综述
- 3 视觉功能修复方法
- 4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皮肤镜图像黑色素瘤的识别
- 5 基于DICOM 3.0标准的细胞病理图像文件格式及传输设计
- 6 超声引起的双层生物组织中的温度场研究
- 7 基于ZigBee的婴儿培养箱温度监测与报警系统
- 8 基于双基因分析的结肠癌标志基因选择
- 9 自适应提升小波用于心电信号除噪
- 10 适用于医学动态监测数据的稳健参数估计方法
- 11 胎儿超声图像分割及自动径线测量
- 12 敲除猪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并敲入HLA- G1基因的打靶载体构建
- 13 冻干保护剂和预冻结速率对猪关节软骨压缩杨氏模量的影响
- 14 脑机接口控制的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研究
- 15 步态仪中的分区域编码测量方法
- 16 基于粒子群算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呼吸运动预测研究
- 17 基于改进型迭代NR的磁感应断层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 18 中国数字人数据集断层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 19 考虑粘弹性性能的密质骨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
- 20 基于无线体域网和复合生理信号近似熵的驾驶疲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