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钛合金人工关节柄烧结复合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的研究

    采用两步涂烧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防组织液渗透,结合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的复合生物活性陶瓷涂层,适合于改善人工髋关节柄部的骨结合特性。......

    作者:陈晓明;李志刚;闫玉华;李世普;贺建华;王燕 刊期: 2001- 01

  • 大孔交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对血清中LDL的吸附性能研究C

    本文介绍大孔交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合成及经羟基化、磺化制得具亲水性很强的聚阴离子亲和吸附剂,测定了孔结构性能,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附功效。......

    作者:郭贤权;孙越;陈友安;赵芬芝;王静;何炳林;陶新朝;李力;张平 刊期: 2001- 01

  • 医用电子内窥镜图象畸变校正方法的研究

    为了在有限口径下获得更大的观察范围,医用电子内窥镜广泛采用广角物镜,图象存在较为严重的畸变。畸变的校正对于快速发现、准确定位病灶,定量、定性分析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除利用传统的象差理论实现校正外,使用各种标准样板进行内窥镜图象畸变的校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畸变的概念,讨论利用点阵样板进行畸变校正的理论;介绍了实现校正方法的三个步骤;样板图象的预处理、空间位置畸变校正和灰度重建;给出了具体......

    作者:陈冬青;谢洪波;徐智;郁道银 刊期: 2001- 01

  • 视野自动扫描的侧视内窥镜研究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视野自动扫描的新型侧视内窥镜系统的研究成果,对发展微创外科手术和未来医学工程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林良明;颜国正;宋一然 刊期: 2001- 01

  • 活体组织血液灌注率无损测量方法的研究

    活体组织血液灌注率的无损测量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困难的课题。本文基于新近报道的血液灌注率无损测量方法,提出了简化的一次加热测量措施以取代原方法中必须经两次加热的不足,从而大大缩短了小灌注率组织的测量时间。由此导出了体表在一次简谐加热作用下组织温度响应的解析解,解的形式及随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针对空间非均匀或温度依赖型血液灌注率情形,本文采用双倒易边界元方法研究了加热能流密......

    作者:邓中山;刘静 刊期: 2001- 01

  • 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本文从5种亲和吸附剂(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ycleImmuneComplex,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测定其孔结构参数,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高循环免疫动物模型,用AA3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灌流清除血中CIC的功效。考察了AA3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

    作者:于美丽;贾克培;吕文岚;杨彦;郭贤权 刊期: 2001- 01

  • 影响感应电场分布的线圈设计因素分析

    本文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头部磁刺激感应电场分布的各种因素,包括刺激线圈的形状、线圈的直径、直径与刺激深度比的影响以及线圈间距和通过线圈电流方向的影响等。分别计算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直径为刺激深度的2~4倍时磁刺激的定位性能较好。......

    作者:韩建新;张杰;王学民;王明时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