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8-802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7/R
邮发代号: 82-7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本刊是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工作人才沟通学术思想、交流学术经验的园地。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1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的首发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论文写作要点见附件1)。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对于已经退稿的论文,恕不接受重新投稿。
2 通过网络的投稿经确认后,作者会取得论文编号。特别提示:请特别注意所上传的投稿论文的要求(示意模板见附件2)。首页和次页请附投稿函和作者信息。投稿函内容为对所投稿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说明;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单位、地址、E-mail和电话等。单位介绍信需说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等。论文排版格式按附件2中的示例进行。
3 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类型及编号。
4 来稿需标明通信作者(在读学生不得作为通信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5 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精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外文需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6 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字数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一致(对摘要的写作要求请见附件1)。
7 文中作者单位的英文部分要求提供标准译名,作者姓名的英文部分采用汉语拼音。
8 论文插图应为清晰的激光照排图,图题需中英文标注;照片应具有高清晰度和适当地反差效果,照片题目需中英文标注。图和照片的尺寸要求规范化,双栏图和照片宽度以6~7 cm为宜,不超过7 cm;通栏图和照片宽度以13~14 cm为宜,不超过15 cm。同时应标明图和照片的确切位置。插图和照片图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9 论文中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并标明在文中的确切位置。表题需中英文标注。
10 名词、术语请用统一正规的学术语言,如系新的术语名词,应在译名后附外文原名。
11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上标标出。不提倡作者在参考文献列表时使用链接格式,有可能在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修改时造成误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发文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矢量场平滑及其在医学体数据场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本研究探讨了Banach空间的本质和特点,提出了Banach空间上矢量场平滑的设想,认为Banach空间上由于介质的物理特性的变化所产生的界面是一个超曲面,界面上的点由其空间上的位置与方向两个参数构成,在此界面上的任意一个足够小的邻域上,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和方向是相关的、非跃变的、有序的.在此基础上,文中给出了一种体数据场三维等值面上的星形邻域构造模型,在此星形邻域上采用三维矢量场平滑对等值面作优化......
作者:谢小棉;李树祥;陈思平;葛遗林 刊期: 2004- 03
-
CT图象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特征
本文研究了CT图象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特征,用x2检验方法得到了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分布.实验表明,各高频子图象系数近似服从r=0.4的广义高斯分布.同时计算了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从中得到一些可以指导医学图象编码的结论.......
作者:虞正华;周功禹;余松煜;茅一民 刊期: 1999- 02
-
有关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测量了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以比较研究与骨的力学性能差别.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测量了3种不同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相应的表观强度极限、表观弹性模量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大于静态抗压强度,3种骨替代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动态表观弹性模量比密质骨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要小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这类骨替代材料被植入到活体后,在其内部生长的骨组织和胶原纤维需大幅度提高强度和刚度,才能使......
作者:张增福;侯振德 刊期: 2008- 05
-
癫痫脑电特征波的综合检测分类方法研究
本文将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专家规则判据等多种检测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癫痫脑电特征波的检测与分类,以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这种综合检测分类方法是先将预处理的多导脑电时间序列经小波变换将脑电中癫痫特征波在不同尺度下分离出来,再对选出的癫痫嫌疑波进行特征参数提取,然后把特征参数送入已经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后再由专家规则判断筛选并作出检测分类统计报告.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信号......
作者:万柏坤;郑旭媛;朱欣;杨春梅;吕杨生 刊期: 2002- 03
-
集成化荧光激活液滴分选系统研究
高通量的荧光激活液滴分选技术在大规模生化试验中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实验时间,因此在微生物菌株筛选、新药研发、高通量单细胞研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使用的荧光激活液滴分选系统大多基于光学试验器件搭建,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相对较差,搭建的技术门槛较高,限制了该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设计一种集成化的荧光激活液滴分选系统,通过特定光路设计,系统所需的荧光激发和探测光路实现......
作者:盛广济;朱君;樊瑜波;李昂 刊期: 2016- 03
-
天然牙--游离端Branemark种植体联合支持的修复体结构分析
0引言在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常使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的修复方法.......
作者:周振平;徐沛娟;张达 刊期: 2000- 04
-
磁驱动血泵溶血分析
测试磁驱动轴流心室辅助装置主体血泵溶血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基于红细胞受到切应力和相应曝光时间的计算溶血方法预测血泵溶血性能,计算红细胞粒子随着时间推移在血泵内运动轨迹上受到破坏程度.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实际测试血泵体外溶血性能,计算得到血泵实际标准溶血指数.CFD计算结果转化的标准溶血指数与实际体外实验结果比较相差较大,与CFD计算简化和实际计算循环周期有很大关系.磁驱......
作者:吴广辉;蔺嫦燕;张锡文;李冰一;王景 刊期: 2010- 03
-
不同类型氧合器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血清S100B的影响
探讨不同类型氧合器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血清S100B的影响.选择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应用膜式氧合器,n=16),B组(应用鼓泡式氧合器,n=20).分别在手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2h、5h、12h、24h和48h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的浓度.膜式氧合器组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100B的浓度均明显低于鼓泡式氧合器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式氧合器对体......
作者:谷兴华;李守先;张供;宋毅;张希全;王涛 刊期: 2006- 05
-
基于表面肌电非负矩阵分解与一致性的肌间协同-耦合关系研究
肌肉协同模型是神经产生并控制运动的低维度结构,探讨不同动作任务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间的相干性分析,可以体现相应肌群的协同耦合关系,进而能从神经控制运动与肌肉相互配合协调的角度揭示运动产生与执行规律.组织8名年轻健康受试者(男女均半、20~24岁)进行上肢腕部屈、伸实验,采集动作时相应肌群的sEMG数据,引入非负矩阵分解(NMF)方法分析肌间协同性,并进一步对协同性较高的肌群采用一致性分析方......
作者:谢平;李欣欣;杨春华;杨芳梅;陈晓玲;吴晓光 刊期: 2017- 02
-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心肌细胞杨氏模量的研究现状
自原子力显微镜面世以来,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尤其在细胞的微观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文中评述了近些年利用其测量表征细胞弹性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和进展,并着重论述杨氏模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心肌细胞的杨氏模量不仅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且与心血管的疾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测量心肌细胞的杨氏模量可以研究病变心肌细胞的物理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衰及心梗的病理变......
作者:朱烨;张宇辉;陈明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立体定位注射靶向功能载药纳米粒子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 2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生物学安全性试验研究
- 3 颜色辨识状态下ERP时频特征与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 4 无创及微创血糖仪研究进展
- 5 基于80c196单片机的实时24小时动ECG记录分析仪的研究
- 6 一种基于GAOF的早期面瘫运动估计方法
- 7 改进的遗传模糊聚类算法及其在MR脑组织分割中的应用
- 8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的优化设计
- 9 基于邻域信息和高斯加权卡方距离的脊椎MR图像分割
-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蛛丝蛋白血管支架构建小直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
- 11 生理状态下动脉瓣应力场分析
- 12 心室去极化复合波的时频分布特征研究
- 13 QT间期对RR间期变化的响应及HRV与QTV的关联性分析
- 14 八字线圈激励下五层球头模型感应电场能量的分布
- 15 改进的熵小方法用于MRI偏差场的校正
- 16 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Ⅱ偶联到聚氨酯表面及其纤溶活性评价
- 17 基于PET/CT探测环真光子数呼吸运动门控的研究
- 18 DNA免疫吸附剂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应用研究
- 19 免散瞳眼底图像中微动脉瘤的高效自动检测
- 20 外部电场作用下的视神经纤维兴奋性的仿真研究